垂枝侧柏的培育和管理


垂枝侧柏的培育和管理

文章插图

垂枝侧柏为柏科侧柏属的一个变种 。 常绿小乔木 , 从主干上部多数分枝 , 枝条柔软细长 , 单枝簇状下垂 , 树冠垂伞形 , 犹如垂柳;叶鳞片状 , 禾苗长0.2厘米—0.5厘米 , 先端尖 , 呈交互对生 。 每年新梢生长10厘米以上 , 叶色嫩绿青翠 , 冬季变为紫绿色 。
为保护和利用该珍稀树种 , 从20世纪80年代起 , 我们对垂枝侧柏进行了一系列的繁育试验 , 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苗木用于园林绿化和盆景制作 , 评价颇高 。 现将繁育技术整理简要介绍如下 , 以期对该树种的推广栽培有一些作用 。
一、垂枝侧柏的繁育方法:由于垂枝侧柏是一个变种 , 在试验中发现其种子不能真实遗传 , 故在培育时我们一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 。
1.嫁接繁殖;由于垂枝侧柏的接穗较细 , 嫁接时不易判断形成层 , 所以不宜采用芽接、劈接、切接方法 , 一般利用树液渗透的原理 , 采用膜式插接和贴接方法 。 以1年生的普通侧柏苗作砧木 , 用垂枝侧柏母树1年生枝条作接穗 , 采用腹式插接或贴接等方法 , 在春季3—4月份进行嫁接 , 如果为了延长嫁接时间 , 可在早春时期应用塑料膜套将接穗套于袋内 , 进行嫁接 。 实践证明此方法易于加长嫁接削面(削面长要保证有1厘米-2厘米) , 从而扩大接触面和渗透系数 , 增强亲和力 , 提高嫁接成活率 。 嫁接后的苗木在5—6月份要进行松绑和切砧 , 松绑和切砧的时机要把握在接穗和砧木吻合牢固后进行 , 过早或过晚都不利 。 多年的实践证明 , 科学地应用嫁接技术繁育垂枝侧柏是一条有效的途径 , 其成活率一般可达90%以上 。
2.扦插繁育:在春季进行 , 用垂枝侧柏母树1年生枝条作扦插材料 , 将插条截为10厘米左右长度 , 再用适当浓度(200ppm较好)的ABT生根粉液或荼乙酸液浸泡插条基部(插条1/3)2小时左右 , 然后用清水洗涤 , 按插条长度1/3深度将插条插入消好毒的砂床上(选择透气、透水性能良好的砂床) , 以薄膜弓形覆盖 , 并同时注意搭建遮荫网 。 控制空气湿度和砂床湿度在80%左右 , 控制温度在20℃—25℃范围 。 一般成活率可控制到70%以上 。 第二年春季再将其移栽苗田 , 进行培育 。
二、垂枝侧柏的育苗管理:一般垂枝侧柏苗圃地应选择地势平坦 , 酸碱度适中 , 排灌方便 , 肥力中等的区域 。
1.圃地整理:深沟高床型(床宽1米 , 沟深20厘米以上) , 施足基肥(菜籽饼10公斤/公顷 , 磷肥3.3公斤/公顷 , 尿素l公斤/公顷) , 其它管理方法同一般侧柏育苗 。
2.病虫防治:垂枝侧柏的抗病力较强 , 很少有病虫害发生 。 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为:a.立枯病 , 在苗木幼嫩时期每半个月左右喷1次200倍波尔多液;b.地老虎 , 用撒毒饵或人工早晚捉幼虫的方法防治 。
垂枝侧柏在幼苗期生长较旺 , 但由于枝条柔软易下垂 , 顶端优势较差 , 因而树势生长较稳定 , 一般树高生长可稳定在2米左右 , 是庭园绿化和盆景制作的理想树种 。

推荐阅读